国际商务论坛

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贸易论坛>国际商务论坛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优化出口贸易的策略探析

发表于:2017-05-21 14:57 作者:admin

 董思雁 广东白云学院

 

  要:当前国际经贸格局深度调整,我国出口贸易自2010年开始下行压力增大,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尤为严峻。2017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标志着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同时也给制造业企业优化出口贸易带来了机遇。鉴于此,本文总结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贸易亟待优化的问题。剖析了“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发展给制造业企业优化出口贸易带来的契机。并提出了如何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扩大装备技术的成套产品出口等若干策略。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各方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产业投资、能源资源等重要领域探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合作的深化和各项丰硕的成果,将大大推动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和产业投资,也给我国企业优化出口贸易带来了机遇。当前,我国出口贸易仍面临许多瓶颈问题,过去两年来的贸易出口呈现负增长。在此背景下,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如何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契机,进而提出有效优化制造业企业出口贸易的相关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一、       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贸易亟待优化

(一)制造业生产整体产能过剩

近年来,伴随制造业政策倾斜力度的加大,制造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连续观测最近一年行业先行指标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如表1),可以看出制造业整体位于荣枯线以上,处于扩张区位;其中生产指数20177个月度指数值均高于2016年所观察的数据;产成品库存指数处于荣枯线以下,但整体指数呈上升趋势。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蓝皮书: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报告(2016)》指出,2015年我国该行业库存产品价值为9891.27亿元,较上年增长4.2个百分点。而行业总资产利润率仅为0.85%,同比增长0.07%。由此可见,装备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亟待解决。

1 中国制造业PMI及部分构成指数  单位:%

月度

PMI

生产指数

产成品库存指数

20167

49.9

52.1

46.8

20168

50.4

52.6

46.6

20169

50.4

52.8

46.4

201610

51.2

53.3

46.9

201611

51.7

53.9

45.9

201612

51.4

53.3

44.4

20171

51.3

53.1

45.0

20172

51.6

53.7

47.6

20173

51.8

54.2

47.3

20174

51.2

53.8

48.2

20175

51.2

53.4

46.6

20176

51.7

54.4

46.3

20177

51.4

53.5

46.1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金融信息网数据进行整理。

(二)制造业产品的成本优势弱化

首先,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消退。据《2015-2016年全球50国薪酬计划报告》研究结果显示,印度尼西亚目前为东盟经济体中薪资成本最高的市场,但我国各行业基本工资仍比其高5%44%。其次,自然资源能源成本优势有所削弱。自然资源相对不足,比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均值的1/4;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1.3%。制造业发展依靠的能源紧缺,数据显示2015年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为429960万吨标准煤,实际能源消费总量为429905万吨标准煤,平衡差额仅为55万吨,能源平衡差额指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

在《全球制造业大挪移》报告中,美国咨询公司BCG对全球工业制成品出口量最大的25个国家,其制造业成本指数的变化进行了测算。报告结果显示,以美国制造业成本指数为基准值100,中国、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制造业成本指数分别为96918783。反映出我国制造业成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逐步缩小,而东南亚部分国家制造业成本竞争力逐步提升。

(三)制造业企业核心技术创新乏力

毋庸置疑,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目前中国业已形成行业部类齐全、行业基础扎实的制造业体系。在一些先进制造业领域,领先企业遵循“技术引进—技术模仿消化—技术创新”的升级路径,提升企业技术硬实力。许多制造业核心技术已经为世界各国的生产商、消费者所熟悉,譬如高铁技术、机器人制造、国产大飞机都是中国制造的先进技术代表。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在众多制造业领域,尚有许多核心技术依旧依赖于进口和零部件国外采购。如运动跑鞋的中低减震技术,手机的移动操作系统,高端数控机床技术,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以及电喷系统,医疗器械行业(CTDR)的管球技术等。数据显示,目前85%的高端医疗器械、80%的芯片、高端分析仪器、电脑操作系统等主要依靠进口,技术对外依存度达50%以上。核心技术的缺失,掣肘了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阻碍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构建,压缩了企业的出口利润和产品附加值。

(四)制造业产品出口的软实力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业企业纷纷走向国际市场。一些优秀制造业企业逐渐被国际市场所熟悉,如华为、长虹、格力等不胜枚举。然而在2017年,全球著名的研究机构Millward Brown收集超过300万消费者对来自51个国家的企业认知调查信息,发布全球最具价值和软实力的100强企业名单,其中我国仅有3家制造业企业上榜。

    从企业微观层面剖析软实力不足的原因,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根源:首先,重视企业硬实力,忽视企业软实力。由于制造业企业的属性,企业决策者往往认为技术研发与生产销售更重要,而忽视软实力的重要性,并未将软实力建设列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中。以品牌为例: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的最新2016年“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我国共有36个品牌入围,仅包括9个制造业品牌。进入100强的品牌总共8个,当中仅有海尔(76名)、华为(81名)及联想(90名)3个制造业品牌。其次,制造业企业对软实力建设认知的简单化。将其简单定义为品牌名称、产品包装、广告营销,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可见,软实力塑造,尤其是品牌实力建构,是制造业产品出口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贸易优化的契机

(一)  沿线国家广阔的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潜在需求

当前全球经济逐步回暖,全球贸易有可能恢复到一个新的增量期。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国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品需求的扩大,为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规模为321266.1万人,占全球比重为43.4%;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约为120139.6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为16.0%;对外贸易总额为71885.5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1.7%。从沿线国家进口商品角度看,“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等”是进口额最大的产品,2016年进口额为5315.4亿美元,占沿线国家进口总额的14.6%;其次为“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等”;进口额排名前十的产品类型中,制造业产品占了9种。从我国出口商品角度看,“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等”出口金额最大,2016年出口额达1165.9亿美元;其次分别为“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钢铁和塑料及其制品”;对沿线国家出口额排名前十的产品中,所有均为制造业产品[1]

(二)  沿线国家富庶的资源禀赋有利于推动产能合作发展

在劳动力资源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值超过1%,同时平均人口抚养比在50%以下,尚处于“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沿线国家充足的劳动力供给,衍生出规模庞大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项目开展。在自然资源方面,沿线国家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等蕴藏量丰富,与我国资源禀赋互补优势明显,产能合作潜力巨大。比如我国较为短缺的铀、锑、锡、硼等矿产资源,分别在哈萨克斯坦、泰国、印尼、土耳其等沿线国家有丰富的蕴藏量;制造业所需的油气资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储量充裕,覆盖了全球50%以上的石油供给潜力和70%以上的天然气供给潜力[2]。数据显示目前包括《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中埃产能合作框架协议》在内,我国与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等超过30个国家签订了相关产能合作文件,共同为国际产能合作搭建平台。

(三)  丰富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增强了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动能

    与传统的资金来源相比,“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的资金支持有着以下方面的特点:第一,“一带一路”通过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及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形式,借助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等多元化的融资模式,能够为众多企业在沿线的长远发展提供配套金融条件。我国将向丝路基金增加一千亿元资金,促进与沿线国家各领域的深化合作。第二,“一带一路”的金融机构是一个创新过程,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金融项目是其中应有的内容,使得实体企业的各种资金要求能够得到满足[3]。比如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持续创新发展,帮助不少企业化解在走出去过程中的风险。巴基斯坦大沃风电、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老挝磨丁经济特区、中亚天然气管道、肯尼亚蒙内铁路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都得到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项目险的支持。

(四)  高新技术的应用将加快制造业产品出口的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我国提出“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高新技术的应用将加快制造业产品出口的转型升级。其一,从市场销售层面:通过新技术更好链接企业和客户。《2017“一带一路”跨境电商消费趋势报告》大数据显示,借助电商平台中国商品销往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泰国等5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再如得益于跨境电商,小米手机畅销各国市场。仅西班牙一国市场,2016年速卖通平台双11活动的订单数量就同比增长8倍,2000多部小米手机在不到1小时内销售完毕。其二,从生产制造层面:通过新技术让生产制造更有效率。波士顿咨询公司相关报告指出,新技术的应用将带动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15-25个百分比,产业附加值将增加4-6万亿元。通过将阿里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引入公司生产管理环节,全球最大的光伏材料制造商协鑫集团充分实现了各环节的智能化,提高生产中的良品率。其三,从物流层面:通过新技术加快产品的通关、物流速度。20175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在青岛港启用,该全自动化码头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深度融合,使自动化码头设计作业效率达每小时40自然箱,比传统码头提升30%,同时节省工作人员70%。与此同时,上海洋山深水港第四期机器人智能化工程正加紧调试,为年底做最后准备。在京东武汉亚洲一号仓储物流基地中,AGV转移机器人、Shuttle货架络绎车、Delta分拣机器人现已全部使用,仓储功率是传统横梁货架存储功率的10倍以上。

 

三、对接“一带一路”契机优化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贸易的策略

(一) 深化制造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提供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出口产品

当前国际市场上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制造业产品供给方必须及时更新并提供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出口产品。“智能化”和“低碳化”是目前国际市场对制造业产品提出的两大需求。一是制造业企业需要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与制造业交叉融合,提高出口产品智造的水平。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物联网运用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逐步摆脱“传统要素锁定”的局面。比如在福特、宝马等跨国公司的生产线上,均引进了我国沈阳新松公司生产的移动机器人。该公司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设备已出口到多个国家。二是制造业企业应实现制造业产品价值链“绿色化”。实际上,全球已有15个国家和区域立法,要求企业核算产品碳足迹,履行碳标签制度。全球超过1000家国际知名企业开始将产品碳足迹纳入跨国公司供应链管理体系,包括沃尔玛、宜家家居、IBM等。具体做法包括:制造业企业应该以低碳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环保低碳产品发展;减少出口产品含碳量,实现传统制造业出口产品升级;主动开展碳标识认证,化解低碳贸易壁垒;关注企业生态效益,积极履行贸易商生态责任。例如中钢集团在非洲投资经营的同时,建立专门的矿区保育基金、生产设备安装新式粉尘吸收系统,实现环境“零损害”。

(二) 促进与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扩大装备技术的成套产品出口

首先制造业企业需加强产能合作项目与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协同联动。产能合作项目能够刺激与之配套的能源、制造设备乃至生产性服务行业的衍生性需求。我国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渐成优势,制造业企业应充分发挥实力,通过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带动我国对沿线国家装备产品的出口。例如2016年启动的中泰铁路项目就将全部使用中国技术标准和装备产品[4]。再如与印尼企业签署的雅万高铁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也将全面采用我国技术、标准和装备。

其次制造业企业应善于运用多种对外合作方式运行产能合作项目。除了传统的对外工程承包模式以外,可以考虑BOT、EPC以及PPP等模式。例如: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巴基斯坦通过BOOT(建设-拥有-运行-移交)模式投资建设巴基斯坦输变电项目,实现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从设计、研发、制造、建设和运营等全套技术与装备输出,提供整体性解决方案。再如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采用EPC方式承建了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哈萨克斯坦FERRUM公司合作的100万吨/年综合钢厂项目。既推动我国冶金及配套设备出口,也为哈萨克斯坦钢铁工业提供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装备。

(三) 利用沿线国家多边资金优势,推动沿线国家工业园区的开发

首先发挥资金优势,充分利用园区所在国的优势资源结合我国传统制造业产能进行全球再布局,有侧重地选择工业园区,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在国外的延伸和优化。譬如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目前已有中兴、华为、中联重科、成都新筑等8家企业正式入园。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建筑材料、真皮制品、电机电器、轻纺及纺织品等产业。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则形成了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新能源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除此以外,还包括中国—印度工业园区、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等,均吸引本国企业在海外工业园区空间上集聚,促进制造业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其次通过工业园区的开发,推动当地的工业化进程。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已在沿线国家共建成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累计投资金额逾185亿美元,提供180000个就业岗位,为园区所在国创造税收逾11亿美元。工业园区的发展,既带动了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也给园区所在国带来了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和经验,推动当地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比如赞比亚铜钴矿藏丰富,但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相对缺乏。以中国-赞比亚有色工业园区为主要依托,中国有色集团通过园区投资,输出先进且实用的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同时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四) 专注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以高新技术产品开创出口新需求

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智能制造行业佼佼者,即是通过自主创新以高新技术产品开创出口新需求的最好诠释。第一,灵敏掌控行业领先技术,持续务实研发创新。领先行业前沿水平2-3年的创新科技早已储备在大疆创新的实验室,并持续融入自己的创造力和现象力。其在全球专利领域成绩斐然,截至2016年该公司提交专利申请逾1500项,共获得400多项专利授权。第二,善于发掘制造业高端创新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团队体系。大疆创新通过创办SDK开发者大赛、RoboMasters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发掘培养一批有真知灼见的创新者。新松公司研发部门则结合机器人国家研发中心、行业内优秀研究机构,构筑了多维科技创新体系。每年该公司超过12%的销售额会用于技术研发活动,企业员工中技术人员占七成以上。第三,构建研产销一体化运作模式,加快推进创新成果商业化。在大疆创新,由研发部门研究出来的创新性成果,经分析测试中心检验合格后,即可马上进入应用开发中心进行测试,从商业产品的角度检验研发产品。积极与知名大学合作,吸收学术界的尖端创新成果,以将其向社会价值化转化。

友情链接